前途出路,你想清楚了吗?

作者:<a href="mailto:">药学系办公室</a> 时间:2013-09-25 点击数:

途出路的主流选择,对于北大学生无非分成三种:毕业工作、国内深造和留学海外。但这种分流根本上还是暂时的。到了最后,都要踏上社会,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为什么我一直想不清楚?

案例:

小A:说我没有好好想过真的很冤枉。我一直在考虑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到底想要怎样的将来,而我要怎么做才能够到达。每次我都以为我想通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又开始迷茫。记得刚入学的时候就听到学长学姐讲将来出路的事情,我仔细比较了一下不同出路的利弊,决定选择出国。那个时候很坚定,觉得非这条路不可。但是过了两年,发现自己对于搞研究没有什么兴趣,又开始迷茫。可是其他两条出路对我也没有吸引力。我现在就靠着最初的那种憧憬和现在已经做好的各种准备来支撑自己继续下去。已经大四了,保研也结束了,其实与其说我想清楚了,还不如说我已经没有退路。别人问我你准备将来怎么样啊?我说出国深造。再多问一些,再问得深一些,我恐怕就答不上来了。

庄老师:

我经常碰到这样的学生,不用担心,这是大家都会碰到的困惑。现在大学生在规划自己的将来时往往表现出迷茫。一方面有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有倾向于选择更有保障的稳定的职业。在这个矛盾中,有些人因为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出于求稳的心态,趋向于选择社会主流认为好的东西,对公务员和国企趋之若鹜。对于不直接找工作的学生来说,出国也是类似的选择。我问有些学生,你们为什么要考呢?学生说,大家都考,那就跟着考吧。对自己认识不清的人,就容易随大流,追求一些外在的东西。越不了解自己的人,越容易被群体压力所迫。所以,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同学说“我知道必须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可是我就是想不清楚”。那么如何才能想清楚呢?人需要经历一些事情才能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作为在校学生,应该多去接触一些社会多去实践,这样对自己的认识会更清楚。如果没有任何行动只是思考的话,思考出来的需求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未必是正确的。不管是课堂、社团,还是实习,只有经历很多之后才能了解自己,在寻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才会更加确定,更加果断。丰富自己的经历能够加强自我同一性,更多了解自己也是更多地充实自己的内心。

了解自己之后,还有摇摆取舍

案例:

小B:我自以为一直以来都比较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我并没有像身边的一些同学那样一会儿准备出国,一会儿准备实习,一会儿又联络老师谋划保研的事情。选择将来出路最主要的不是比较各条出路,而是先要了解自己。我不断试图看清自己。我不敢说看清了,但至少知道搞研究对我没有吸引力,坐办公室、和人打交道对我没有吸引力,而创业这样野心勃勃的事也不是我的喜好。我只希望安安静静能够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研究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但不是作为学者,不是作为研究人员,这样有太多的束缚。我的家庭出身很普通,不能实现我这种奢侈的愿望。所以无论怎么想,都没有中意的出路。

庄老师:这也是一种情况。一些比较有想法的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困惑。此时,取舍就是难免的了。

爱好Vs职业

明确了自己的喜好之后,要对它加以考察。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个人兴趣成为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但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要考虑它的现实性。有些东西可以作为很好的爱好,但是没法成为一个职业。职业是什么?一个职业,是需要产生经济上的回报,并且维持生活的,否则只能是一个爱好。另一方面,有些人有自己的喜好,但在这方面的能力不够。这就需要做好准备,在爱好的基础上通过努力锻炼,成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否则,爱好只能是爱好。

个人Vs社会

强调个人兴

|12>>>>>|

[1] [2] 下一页

Copyright2007-2019齐鲁医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淄博经济开发区姜萌路2018号 邮政编码:255300
办公电话:0533-2829222 传真:0533-2829166 Email:qlyyxybgs@126.com
开发维护:齐鲁医药学院图书信息中心 鲁ICP备09071716号